《姚期》令我所想到的(上)

2020-10-04 08:14来源:京剧艺术网阅读量:7870


10月8日白天,方旭将在长安大戏院演出裘派名剧《姚期》。

 
    10月8日白天,方旭将在长安大戏院演出裘派名剧《姚期》。这是裘盛戎先生的代表作,也是方旭的祖父方荣翔先生生前多次演出的经典作品,这不禁令我感慨。
    在如今京剧舞台一片贪大求洋的演出气氛中,面对日益豪华的大包装,非但唤不起走进剧场的热情,反而越来越怀念充满传统特色的经典剧目。各个行当、各个流派、各位艺术家,谁没有自己的看家戏呢?可是如今新编的那些《图兰朵》、《宰相刘罗锅》之类,是各剧团都唱、各演员都演的经典吗?就说那全部演出不过2小时的《姚期》吧,那是一出多麽朴实无华而又引人入胜的优秀剧目啊,又有谁说听这样的戏不过瘾呢?
    虽然都知道这出戏的情节是虚构的:历史上的刘秀并没有杀害姚期、马武、岑朋、邓禹等功臣良将,而是把朱元璋杀害开国元勋的历史真实,移植到汉朝,但戏迷还是那么爱听,因为这是艺术,不是历史,京剧是寓教于乐,不是上历史课,但也不是一味的追求好玩儿。
    众所周知,这个戏脱胎于铜锤花脸常演的一出历史题材的折子戏《草桥关》。是裘桂仙于民初,将它发展为全部《姚期》,使得此剧情节完整,内容精炼。京剧舞台上老生为主的《上天台》和花脸为主的《姚期》,虽然是同一题材的两个剧目,但各有千秋,各具魅力(还有表现刘秀没死的改编整理版本《汉宫惊魂》,也值得一看)。裘盛戎在此剧中,扮演东汉开国元勋老将姚期,形象虽是银须飘拂,精神却老当益壮,不失汉代重臣大将风度,颇令人难忘。
   《姚期》的最大魅力,在于裘盛戎设计的那一系列“二簧”唱腔,尽管没有一段是“导、回、原”的成套唱,而且唱段最多的只有四句,但裘派艺术的声腔特点,尤其是裘派的创新之处,体现得很淋漓尽致,让我们明白了,为什么天赋并不理想的裘盛戎,能自成一派?为什么在金、郝、侯三大名家鼎立之后,会出现十净九裘的局面?这要完全归功于裘盛戎那韵味醇厚、声腔饱满、撼人心弦的歌唱艺术。尽管他不具备黄钟大吕、声震屋瓦的嗓音,但凭借唱腔的节奏变化,而又不失传统特色的京剧固有旋律,依然能够使裘腔不胫而走,脍炙人口,风靡各地。相反,眼下那些远离固有旋律、采用洋乐队、大包装的唱腔,甭说是戏迷,就是内行,也实在是难以为继,所以就既没有人爱听,也没有人爱学、更没有人爱唱了,事实就是这么残酷,历史就是这么无情!
   《姚期》里的一段“西皮”唱腔“马皇兄赐某饯行的酒”,才四句,却体现了裘盛戎对京剧铜锤唱法的改革。京剧发音方法是反切法,对于字头、字尾、字腹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。传统的净行,尤其是铜锤花脸,讲求实大声宏,强调在字腹上加大音量。可是在这里,裘先生是在“参王”的“王”字上,强调字尾,而在“五凤楼”的“楼”上强调字头,不但声音清楚、有力,而且浑厚、饱满,试想一下,如果“楼”字也按照惯例,强调字腹,是不是声音就发“漂”了,听起来就不象年迈苍苍的开国老臣,而象个漂亮的小鲜肉,嘴上没毛,声音漂漂。裘先生的创新决不是为了标新立异,而是为了符合剧情,符合人物。这与当今舞台上卖弄嗓音、显示技巧的追求,效果是根本不同的。
作者:于无声处